唐太宗曾說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衰;以人為鏡,可以知得失。」
這句話在以前只不過是考試時候要背的一段話罷了
或是偶爾出現在那些需要賣弄點文學造詣的場合說嘴一下
 
但最近發現這段話真是很適用,尤其是那段:
「以人為鏡,可以知得失。」
不知道你的身邊是不是有這樣一面鏡子呢?
我身邊就有了一面「超黏鏡」,甩都甩不掉
這一面QQ鏡,確實警惕Q媽我不少
(雖然還是常忘記...但還是有警示作用)
QQ正值模仿力超旺盛階段
我更得時時注意著自己一言一行
偶爾還是有出槌的時候
例如:Q媽大聲和爸比說話時,就可以看到一個小小孩
仰著頭,跟爸比說:媽咪生氣!大聲罵罵!還用食指比噓呢!
當下你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愚蠢
然後心裡就是一陣∼ㄟ!不知道我的小孩有沒有偷學起來?
 
 
先前和一位朋友閒聊著孩子的林林總總時
聊到了近來熱門的facebook開心農場
開心農場因為實現了現實環境中無法滿足的各種行為
例如偷竊、放生、抓蟲、協助種植等
所以吸引了大批成人參與遊戲
這原本是一個有趣的交友行為(手段)
但如果將這樣的遊戲給懵懵懂懂的小孩們參與
又會是怎樣呢?
這遊戲沒有腥羶色,應該很不錯啊!
這遊戲可以讓孩子瞭解到幫助別人的樂趣
這遊戲可以讓孩子體驗要怎樣收穫先要怎樣栽
這遊戲...........
(大人自以為是地站在孩子角度數出很多這遊戲的優點)
 
但沒有腥羶色的遊戲就一定沒問題嗎? 
或許有很人會說
要跟孩子說明這只是遊戲、這只是一種交友方式
我認為:說明歸說明啦!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
就像明明跟大家說不可以闖紅燈、不可以超速
但為何還是一堆大人這樣做呢?
 
或許有人會說
瓦斯爐危險,但我們不可能要小孩永遠不碰,所以要告訴他哪裡危險
怎樣危險,碰了會有怎樣的下場
我認為:「下場論」對滿是好奇的小孩來說,沒有意義的!
甚至於對很多成人來說,也是一樣的
例如,就跟你說抽煙會傷身體,那為何還要抽? 
為何玩具要分齡、電影要分級、甚至於網路、門票等都依年齡有所區隔
這些都是因應孩童意識與意志發展階段而來的
但往往大人忽略了這些分級、分齡的重要性
 
玩具買大一點給小孩玩∼理由通常是:可以提前訓練和玩得久
電視只要是卡通都適合小孩(Q媽就覺得海綿寶寶實在不適合小孩)
電腦遊戲只要無色情、無暴力都適合小孩
所以或許才會衍生出一些連現代父母都摸不清楚的孩童行為出來吧!
那些行為就是從遊戲、電視、電影等學習而來的啊
我們忘記了孩童的學習是從不斷地「模仿→複製→修正→定格」的行為而來的
模仿和複製的對象就是身邊陲手可得的大人們啊!
這就是「身教」的重要性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.H.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