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紀大了,看書習慣也跟著改變了

以前最討厭書本畫的五顏六色
現在則是不劃起來,深怕自己錯過那些美好觀念或文字
決定讓自己除了紙本記錄外
也利用資訊科技記錄一下這些在那個當下覺得很棒的東西
或許再過個幾年,會有另ㄧ層體悟
 
就從「蔣勳-生活十講」這本書摘錄起吧!
這本書很值得買
精闢的描述與勾勒在很多地方都觸動我的心
無法把所有都打上來
就先摘錄一些我覺得很棒的觀念∼
 
 
一、過去的知識份子是有一種叫做「風範」的東西。風範聽起來很抽象,
       我自己的觀察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,基本上就是他們從小讀古書,
       不管是中國的或是日本的。我們讀古書,如:莊子、老子、倫語,
       基本上都是在談「人的定位」,很少是技術的、知識上的東西。
 
二、老子一直在講「空」,他說我們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,因為杯子是空的;
       我們能住在房子裡,也因為房子有空的部分。最重要的不是「有」,是「無」。
 
三、凡事以考試為導向,升學為目標,若教育體制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如此,他們會願意
      談人性、談藝術、談文化嗎?
 
四、神話本身是一個起點,因為神話裡面包含著「幻想」和「科學」, 這兩個看起
      來極度矛盾的人類創造力-科學是一種創造力,幻想也是 一種創造力,並都以神
      話為起點,就像是一顆種子,很適合放在低年 齡層的教科書裡面,讓孩子能保
      有這兩種可能性,將來他可能會走道 比較理性的科學,也可能是比較幻想的藝術。
      重點是,我們必須準備 好這顆種子,並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栽種。
 
五、信仰最有價值的力量就是實踐,在佛教經點中說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,「行深」
       這兩個字就是強調實踐。
 
六、信仰裡面最可貴的就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,也就是認識自己有多貪心、
       有多賴皮、有多恐懼。
 
七、當今教育體系重視的是「結果」,急功近利的要求結果,少掉了「思辨」的過程。
 
八、知識並不能等同於智慧,知識沒辦法解答信仰的問題。
 
九、你可以想像島嶼上的下一代,是用一種「吃到飽」的心態去做為衡量一切事物的
       最高標準,他的性、他的倫理、他的婚姻都要「吃到飽」否則不划算,不是很恐
       怖的一件事嗎?
 
十、等待花開、等待果熟,等待不同季節的不同食材,等待一道食物用繁複手工步驟
       細心料理,如果能讓「等待」變成一種態度、一種心態,他才會成為生活中的信
       仰,成為我們做為人的新價值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.H.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